建科院叶青:湾区绿色发展有了“SHE”力量才能幸福@第三届鹏城木棉论坛
她是专家型的绿色科技创新引领者和企业家,她以对绿色事业的执着追求,带领建科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生态城市技术研究,推动国家绿色相关标准制定,开创了一条独具匠心的“点绿成金”之路,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画卷。
她就是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她在第三届鹏城木棉论坛中作题为“从心开始,未来已来”的主旨分享。她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人类从自然界消耗资源的过程,过度的建设破坏了自然形成的系统。绿色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节能节地节水节财、环境保护,更是生活方式的态度,人居价值观的重塑。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全球深商,
#第三届鹏城木棉论坛 论坛四春华篇:收获与感悟 叶青:从心开始,未来已来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从出生(BIRTH)到死亡(DEATH)的选择(CHOICE)”。我们忙忙碌碌每一天,不管有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名望、多大的财富,最后不过是离死亡更近一点。差别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途径,什么样的道路,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和价值。
生命进化有三大力量: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重组。地球在宇宙大爆发中也是非常渺小的一个点,人类起源,其实也是生命选择的结果。而健康是我们自己可以做的选择,研究中发现,人的健康要素有60%是自我行为。
城市化进程是人类走向工业文明的选择,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在城市。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城市的真谛。城市发展发到工业文明鼎盛期之后,我们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交通拥堵、污染排放、城市内涝等种种城市病,而这个城市病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生病了。
城市起源之初是人因为活动而集聚,但是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它成为追求物质财富的集聚地。工业文明极大的地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最近一两百年,人类以超过自然界两万倍的速度向大气层释放二氧化碳,毫无节制地使用化学燃料,使得气候恶化。许多的自然灾害,包括疫情、病毒、燃气,都与负离子有关。所以城市扩张,工业文明的进程破坏了自然生态文明,终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城市生态文明发展应该重新回归自然,城市的发展也应该回归它的本源。
中国古人的智慧:“三山六水一分田”,告诉我们从自然获得的应该少索取多回报。当我们推掉高山变成田地,把矿产冶炼成钢筋水泥,变成石材与砖板来作为装饰,以破坏大自然的代价,来建设我们美轮美奂家园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大自然的“反馈”?
地球会自我平衡,无论是海啸、火山喷发等等,都会改变地球的生态。但是人类想要控制地球,不断推动城市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消耗着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并有50%的垃圾是在这个建设活动中产生。所以,“绿色建筑”是城市的活力单元,它将重新定义建筑,把建筑看成生命。在这生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我们国家在2006年开始就有“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现在已经是第三版,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等方面,把建筑分为四个等级。在城市建筑景观方面,我们都提出以人为核心,从使用的角度去出发,人性化去践行绿色“五感六性”,都要融合在一起。
世界卫生组织WTO有一个报告,人一生在建筑内渡过的时间超过87%,但是62.5%的疾病跟建筑有关。哈佛大学2016年有一项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里工作的人,思考力和计划能力得分超过25%。绿色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节能节地节水节财、环境保护,更是生活方式的态度,人居价值观的重塑,让我们在共享中拥有生命的精彩,回归人活着的本质意义和价值。
深圳40余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深圳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世界著名的绿色先锋城市,已经有1500多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的标识,总建筑面积超过了1亿平方米。深圳建科院从2006年开始建自己的办公大楼,并开始进入绿色建筑实践。建科院办公室大楼在“40年大潮珠江改革开放的展厅”展出,也在深圳博物馆规划展馆展出,还成了教科书中的案例。
在深圳这座创新的城市里,建科院在15年前做了探索。这栋大楼没有大门,没有围墙,跟市民共融,市民可以自由穿越所有的底层大堂。与其说是一栋楼,不如说是一棵树。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却有4000平方米的空中绿化面积,为大自然的鸟儿创造了家园。这里不仅仅是人类可以居住,野鸽子可以在这里筑巢,野兔子可以在这里做窝,这里其实是大自然的回归,是生命的共享,因为绿色的本质是生命的平等。
5年前,楼里建了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边走边学,并告诉他们“You Can”。办公楼的意义不再是置换财富的地方,是让我们生命共享交流,迸发新的风采的空间。我们没有把钱花在昂贵的花岗岩上,但是这里的阳光、吹风、小草、小树,每一天都呈现着灿烂的精彩,这些有生命的成长,改变了冷冰冰的玻璃幕墙和钢筋水泥。
这栋楼运行12年当中,经历了37次台风,并18次12级以上,但没有一棵植物折断,没有一片玻璃破碎。为什么?是因为他们从种子开始就跟这块土地,跟这个楼在一起,所以它们能抵抗风雨,更为坚韧。
我们还把这样的理念在城市中复制,并且在坪地低碳城、龙岗做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未来大厦。在这里有老人公寓、儿童幼儿园、托儿所,有青年创业公寓、实验室、办公大楼,空间可变。还有全球第一个光储制热,直接用直流电;太阳能直接发电用于整个大楼,就像城市的充电宝一样,哪怕城市全部断电,也能够自我成为永久的灯塔。
正因为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城市,创新让我们可以突破许许多多的约束,让我们建成这样的大楼。财富使城市发展得更好,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更快乐、更美好和更幸福的生活。幸福是什么?古巴哲学家说,其实很简单,直指人心,是人的感受。
所以城市是让人民幸福生活的载体,它应该与自然共生,青山绿水,碧野柔光。这里我们可以心静下来,可以在这里安家,有青山绿水,有资源利用,产业发达,能让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同时城市善治,政府公平,与文化共生。
当我们的城市是每个人都爱它,每个人成为城市的主人,为城市的幸福贡献力量的时候,它一定是行走在幸福的轨道上。我们说城市里具有“她力量”,她才能幸福。“SHE”中,S是安全,H是健康,E是生态/效率。这个“她”是我们所有心目中母亲的力量,也是女性可以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城市当中,在湾区绿色发展当中,能贡献更多力量的地方,因为我们天然拥有着生命孕育的情怀、功能、生态的体系是连接的,并倡导“有机、有爱、有趣”的生活。
物质文明不要忘记低碳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一个月少开一次车,一年就能节约600多公斤的碳,在全国全年就能省掉2.8亿吨,这个数字十分惊人。我们的音乐会、城市画展等等,无非是用各种方式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为城市做贡献。但是每个人活着都要呼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消耗了资源。所以活着的要懂得给予,叠变的身,合一的心,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从心开始,回到未来,方有未来。开诚共享,明德向善。深圳给了我们力量,女性的天赋给了我们力量,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从深圳开始,从湾区开始,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发挥出我们无限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