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爸爸”和“哈佛妈妈”的教育密码
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下,国际化教育如何赋能未来精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协同共赢?4月10日,深商会组织莱利赛生物科技、密卡思电讯、唐彩装饰、欣明禧文化等20余位企业代表走进享有盛誉的大湾区老牌国际高中--深圳国际预科书院(以下简称“深国预”),与“牛津爸爸”孟祥知校长、“哈佛妈妈”杨泓女士共话精英教育新范式,探秘名校育才之道。
作为大湾区国际化教育的先行者,深国预自2004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真正的“人”为使命,培养几代学子进入哈佛、斯坦福、剑桥等全球顶尖学府,稳居“福布斯中国国际化学校”深圳前三、全国20强。2025年申请季,该校更以“三枚剑桥录取”的亮眼成绩位列深圳第二,彰显其深厚底蕴与卓越实力。
本次活动聚焦“精英教育新生态”,企业家们通过主题分享、校园参观、互动交流等形式,沉浸式体验深国预“全人教育”理念与创新实践,共同探讨国际化教育如何为湾区人才培育注入新动能。
“牛津爸爸”孟祥知:教育是"精准灌溉"的艺术
“教育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家庭与学校的双向奔赴。”深国预中方执行校长孟祥知以“三枚剑桥、深圳第二”的办学成果为引,分享深国预“该卷就卷,该玩就玩”的独特教育哲学。
深国预通过美高、英高、艺术、创新等多元课程体系,精准匹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论是追求学术卓越还是艺术梦想,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这种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天赋,还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茁壮成长。
在深国预,全人培养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支持,还包括情感智慧的开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领导力的提升。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及各类社团活动,助力他们在多方面实现自我突破和个人成长。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还能培养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孟校长以女儿牛津录取的亲身经历为例,强调“信任与放手”在激发孩子内驱力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支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去探索和发展,而不是强加过多的期望或限制。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发现并追随自己内心的激情和目标,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哈佛妈妈”杨泓:用积极养育重构教育底层逻辑
“积极养育的核心,是让孩子相信‘我可以’。”深国预校友家长、《积极养育》作者杨泓女士动情讲述儿子张轩溢的成长故事:从幼年健康危机到高中毕业斩获芝加哥大学录取(当年美本录取深圳第一),再到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五所世界顶尖学府研究生录取,母子二人用爱与韧性书写教育奇迹。
在深国预,她和孩子见证了一种教育的转变,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术轨迹,更是重塑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与自信心。深国预所倡导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和积极温暖的校园氛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跳出传统的学术框架,通过灵活的选课制度、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及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展现个人才华,释放内心潜力。经历完整的深国预高中生活,每一位学生都能焕发出全新的自我。
积极养育不仅仅意味着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更在于通过不断的鼓励与正面反馈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杨泓女士强调,父母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互动,并指出在面对挑战时,“积极对话”的重要性,它能有效地重建并加强亲子关系。她相信,让爱流动,静待花开。
图片
深商共鸣:教育是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在学术严谨性与生命自由度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一个友爱宽容的氛围,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而言,都是他们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土壤。”“培养孩子的可迁移能力至关重要。这些技能不仅能帮助他们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
现场干货不断、金句频出,这场思想激荡的认知盛宴不仅加深了大家对教育的理解,也为未来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灵感。
“孟校长把女儿养成牛津学霸,靠的不是‘教育资源碾压’,而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战略定力了!”
“杨泓老师让我看到,教育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分数,而是把劣势炼成优势的认知升维能力。”
企业代表与校方展开热烈交流。多位企业家表示“深国预的实践为大湾区企业家的子女教育提供了高质量选择,其‘全人培养’理念与企业人才战略高度契合。未来期待校企联动,共同打造‘教育+产业’的创新生态。”
这场探校活动不仅呈现了国际教育的“深圳样本”,更揭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更是湾区发展的根基。深国预以21年的坚守与创新,为大湾区家庭提供国际化教育最优解。期待更多深商企业家携手名校,共筑“育才兴邦”新篇章!